节日
节日里,总会有一份不一样的心情。春节,总会怀念那碗面。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开车拉着老婆孩子回娘家,去走老婆那边的亲戚。老婆的娘家那边,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不少,于是我们按照他们各家“待客”的日程安排,走了东家走西家。
每天一大早起床,大家就要赶紧收拾一下,带上礼品,奔向要去的亲戚家,因为亲戚家早早地就为要来的客人准备早饭。赶路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见到来往走亲戚忙着赶早饭的人。
客人一到,主人就张罗着上炕先暖和一下,炕烧得很热,客人们在炕上暖和的时间,主人就张罗着准备“浇汤面”,当大家下炕在桌子边围起来(人多就会有几张桌子),客人们彼此礼让之后各自坐下来。这时,主人家里,负责烧锅的,风箱拉个不停。下面条捞面条的,被锅里冒出的热气包围着。过凉水的面条还要团成小团备用,那一双双手像滚动的小轮子。烧汤的,拿起各种调味和配料正在调味烹煮,端面条的正忙着跑堂。全家齐上手,来做这“浇汤面”。
一碗一碗上桌的面条,就是一筷子的量,从碗里捞一两下子就吃完了,这种面是不喝汤的。放下剩汤的碗,再端起另一碗,继续吃,那些吃过的剩汤碗,被跑堂端面的人端下去之后,那碗里的清汤又倒入汤锅里再煮,就这样循环往复,汤在煮的时候,要不断地调味,飘花(葱花、鸡蛋小片)是必须有的。这面鲜香味中醋口重,吃起来很能激起食欲。端面的一直在端,只等桌上所有的人放下筷子。这种面一不小心就能吃上一二十碗。每个人没有专用的碗,桌子上的碗随便端,碗循环使用着,也就因为这个,这种面俗名“涎水面”(因为每一碗面里都有别人的口水)。随着这种面进入市场,又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口香”。当然,在饭馆吃,都是一次性一碗,碗不会在未洗之前再用的,汤也不会再回锅。
这种面,过年各家待客,是不可少的。谁家过事,也必须吃这种面。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俗,吃这面的时候,没有人去刻意地挑剔什么卫生,没有人嫌弃谁的碗不可以用,少了这样那样的讲究,人和人彼此的情分,相互的信任都应该在这面里。真是大锅饭,大团圆,大喜庆。年气,喜气,福气都在这面里了。
入乡随俗,我也喜欢吃这种面,能吃上20几碗的,口口留香。春节里,总是留着吃面的这份情结,盼望着来年的春节再饱口福。
(文/704945283)
作者:704945283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