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临终关怀(下篇)

墨殇 2474 ℃ 0 条

临终关怀(下篇)

  四

  上篇最后讲到随着工业社会初露端倪,人心便开始沸腾了,的确如此。工业社会光临我们这个世界,其实质,是人心不甘只过贫困清苦的生活,不甘清心寡欲地度过一生的结果。工业社会的文化内核,是外求的。它与农耕社会的文化内核完全不同。农耕社会的文化内核,是内求,人们宁愿清心寡欲,宁愿过清贫的生活,只要天人合一了,只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就是我们人类的完美归宿了。工业社会的文化内核却不是这样的,它用开放、扩张的心态,想拥有整个地球,拥有整个宇宙。想将这个世界所有的存在、所有的物质都归我们人类所有,为我们人类所用。想让我们人类最终,都能过上穷尽一切、为所欲为的生活。

  工业社会来到我们人类生活里,让我们这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用科技创造的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人类的财富,成几何级数地翻倍成长起来,物质生活,丰富到已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睱的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心彻底开始沸腾啦!人们彻底抛弃传统的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鄙视贫困守旧与落后。甚至,还不满足起现有的、已经相当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还想往起更加美好的、更能让人目炫神驰的生活愿境。

  工业社会到来了以后,人们摆脱了贫困清苦的生活,满足了穿暖吃饱住好的基本需求以后,便"温饱而思淫"起来。这似乎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里的一种规律,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总是要"思淫"的。笔者在这里说的"淫",倒不是指男女两性之间的淫乱关系,而是指人类想拥有更温馨可人的社会生态环境,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随着我们人类这类"心思的鼓涌膨胀",地球上的人口迅速增长。以至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的总人口数,已达六七十个亿。这个人口数字,让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于生物链上而言,成了一种最强大的存在。在人口最密集的国度里,人满为患。特别是在这些国度的城市里,群居的人们,几如插蜡烛般满地儿都是。每个人,又都是欲望肆张到神经未梢的存在体。他们全都张牙舞瓜着伸出长长的手,向这世界贪得无厌地索要着。让这星球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上了极大的负担。

  工业文明让人心沸腾了,人心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只想拥有更好的。于是,简陋的乡村生活,被更多的人心拋弃。人心想往光怪陆离的、生活更加捷便的城市生活,想往更方便的交通设施,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环境。随着这种心理需求在生活的土壤里日趋浓烈,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在这个星球上大量耸立起来。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在了这个星球的大地之上。并且,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更是紧随城市建设之后,作为追求美好生活愿境的"后起之秀"甚嚣其上。在这样的状况下,原有的乡村社会土崩瓦解,传统的生活格局迅速改变。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的房屋,一条条的铁路、公路和桥梁。土地资源,就在这个星球上(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国度里),显得特别紧张起来。而土地紧张,是会改变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包括粮食的供给,包括人离世以后的葬化方式等等。

  笔者不谈土地紧缺让粮食供给变成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它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笔者只谈土地紧缺促使我们这个社会,改变了对离世者传统的的葬化方式。我们知道,人有生,必然就会有死。人生时,总是要有接生婆、有产科医生为其接生,有家中父母,有亲朋好友为其庆生。同理,人死时,也总是要有其家人,有其亲朋好友为其殓尸,为其哀悼,送其入土为安,或者送其进入火葬场火化。此谓之人生大事也!所有人都要经历,所有人都须亲为。所以,如何死法,怎样安葬,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一桩极其重要的事情。葬化方式的改变,实在牵涉到每个人的终身安息,牵涉到这个世界的人心安稳,牵涉到社会风俗的变迁改革,非等闲小事。无论个人、集体、政府乃至国家涉及,都要慎之而又慎之。以慰逝者安息,集体安泰,政府以及国家安定。

  五

  这个星球工业社会初露端倪,并得到健康发展,已经有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在我国,工业社会初露端倪,却是在清朝晚期,仅只有一百多年时间。我国工业社会得到大张旗鼓的发展,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离今天,最多也只有半个世纪。特别是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改革开放的国策一制定,工业化进程,便体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这种突飞猛进的态势,迅速改变了我国原有农业社会的格局。工矿企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道路建设热浪滚滚,城市建设、城市扩张成倍数呈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也随之揭杆而上。我们国家原有的耕地,本就十分紧缺,遇到基础建设如此火热,大片土地,便沦陷为城市用地和基诎设施用地。土地紧缺,顿时成了基本的国情。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又是这个星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近十四亿人口,相当于全球总人口数的四五分之一。人口多,耕地少,供粮困难,用地紧张,这些问题就明显地凸现了起来。在这样的状态下,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想励行节约用地,必然会放在重中之重的范围内去考虑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我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农耕文化意识深植在民众的心中。民众们选择葬化自己的离世亲人,基本上都选用土葬的方式。若有亲人离世了,他们会购一块棺木,择一块风水较好的地儿,让亲人们入土为安。这在客观上,占用了不少的土地资源,政府正在为土地资源紧缺而犯愁呢,对这种状况,怎会坐视不理?于是,进行葬化制度改革,成了政府层面必然考虑的事情,并很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制订了下来。而且,还用强硬的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

  基于土地资源紧缺的考虑,政府想用土葬制度改革的方式开拓耕地,立意是可取的。这个政府,又用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手腕,强化他的执政能力,自认葬化制度改革用强制手腕执行下去,民心顺服,土地资源紧缺这一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谁知,却被传统而又世俗的中国社会里,那份农耕文明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顽强地抵御着。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国家还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顺利地实施全民火葬的制度。

  政府也时常纳闷,怎么在城市实施全民火葬制度,那么容易,到了乡村社会,就很难实施了呢?政府却不知道,城市没有土地可供市民们,将离世亲人们的遗体进行土葬,只能无奈地选择火葬。其实,他们面对着离世的亲人被一场大火活活烧得尸骨无存,他们的内心,也是相当痛苦的。如果他们也能拥有一块土地的话,他们必然也会选择土葬。哪怕城市人的文化素养再高,自认为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将生死存亡看得清清楚楚,淡淡然然,也都不会真愿将自己离世的亲人,被瞬间的烈火焚烧得尸骨无存。

  而乡村社会的民众,尽管农耕文明离他们己经渐行行远,但他们的思想深处,农耕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坚信,死者只有入土才能安息。他们也根本不忍自己的亲人离世后,就被这么一把大火,烧得顷刻间无影无踪了。烈火焚身,即使失去了生命、没有了知觉的人经受,其撕心裂肺、苦痛莫名的程度,死者生着的亲人们,均能够感同身受。他们就不会让自己离世的亲人受如此惨痛的酷刑。乡村社会人们传统的理念,觉得对离世的亲人实行火葬,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是要受天谴的。所以,他们对政府实施葬化制度改革,持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笔者写到这里,倒想起了一件往事来。笔者奶奶离世的时候,我们家乡,刚刚试行葬化制度改革。许多父老乡亲们闻之,无不毛骨悚然,心胆俱裂。千年以来,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可都是习惯了用土葬的方式送别离世的亲人的。现在,政府却要将所有离世之人,送到殡仪馆的火架上,受汹汹烈火的焚烧,人们在心理上哪能承受啊!政府用"移风易俗,文明葬化”这句口号,作为推动葬化制度改革的宣传语推进改革,父老乡亲们就觉得非常自相矛盾、滑稽可笑。明明要将受葬的死者架在烈火上现烤现烧了,如此残忍惨烈的行为,怎么还能标榜成为"文明"的葬化呢。

  笔者奶奶离世了,当时,作为共产党员、又是一村之长的父亲,自然是要积极响应了党和政府"移风易俗、文明葬化"的号召的。但全村的父老乡亲们得知后,却群情激愤,舆情一片哗然。众乡亲父老无不痛骂我父亲是个不孝子,到老了会不得好死。甚至有的乡亲备好了剧毒的农药,随身藏着守在我奶奶的灵前,倘若我奶奶真的被拉去火葬了,她就立马喝下农药,陪我奶奶殉葬,以示对火葬制度的强烈反对。

  针对这样汹涌的舆情,父亲无法,只得召开全村村民大会,集体商议倒底该如何葬化奶奶。我有个小姨,也是名共产党员,思想先进,常常紧跟党的步伐勇敢前行。当时就站起来激昂发言,说文明葬化利国利民,势在必行。说人死如灯灭,不如一把火烧了,干干净净。省得脏了土地,扰了生者之心。说人死后已无知觉,身体放在烈火上烧烤,根本不受苦痛煎熬,片时三刻,就得到了永久的解脱。说大家都要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小姨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无数的乡亲们吐了口水,扔了土块。有脾气暴躁的汉子脱口大骂: 臭婆娘,滚回去!不然,老子立马操死你。有几个妇女甚至奔上前来,捞起手儿就想抽小姨的嘴巴。慌得小姨赶紧挤出人群,落荒而去。

  全村村民大会,终归是不欢而散的。奶奶的遗体停尸了五天,仍不得安置。无奈之下,最后,还是由穿了一身白色警服的十几名公安出场(当年警察的制服是白色的),由二十来位武装民兵协助维持秩序,才将奶奶的遗体强行送到殡仪馆,实施了火化。奶奶安葬了以后,父亲却大病一场,卧病在床,长达半年之久。

  六

  现如今,火葬制度,通过政府几十年间强有力的推进,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已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地方普及起来。但却仍旧没有做到全民火葬。在一些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人们仍旧习惯于土葬,坚定地认为死者只有入土,才能最终得到永生的安息。在一些內地省份的农村,殡仪馆火葬场所虽然建立,并且也算"生意兴隆",但是,仍然有不少乡人,私下用钱卖通农村的基层掌权者,趁着月黑风高之夜,偷偷将离世亲人的遗体,用棺木殓着埋入地下,以保佐死者永安,生者心安。这些情况的存在,确证"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成的事情,民意,时常体现出了永不可侮的一面。

  虽然,在社会主流层面,火葬或许终将成为一种普及全民的葬化制度,政府也仍在不懈地努力着,甚至用"平坟运动"来加速全民火葬制度的推进,却仍遭到民间习俗的顽强抵制。在河南某地,地方政府曾在不告知当事人的前提下,出动推土机械,强行推平他人祖坟。结果,还是被闻声赶来的当事人,横立铲车之前,以死相抗。毁人祖坟的行为是相当恶劣的,最遭人忌恨。没有人性的铲车操作人员,却仗着身后有权力撑腰,楞是将当事人当场碾死。此事人人共愤,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群体事件,轰动了全社会,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此事以后,关联到葬化制度改革的推进,在政府层面,才缓和了不少。

  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凡有奴隶封建社会以来,历经数千年,都是以集权专制的形式统治社会的。所以,这份"光荣的传统"传至如今,仍然"权柄显耀"着。体现在政府的执政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常常凸现。具体执政于"葬化制度改革"的过程里,几十年以来,行政粗暴,枉顾民意的事情做了不少。幸好,自习、李执政以来,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集中倡导弘扬了"民主、人权"的理念,使政府在执政的过程里,才体现出了不少重民意、尊人权、真讲民主的一面。如此,我们可以大胆设想,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真民主,真尊重人权的社会风气,正在渐渐地落地开花。如此的话,若干年以后,多样的葬化方式,终归会并存于世。到了那一天,人心回暖,便会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社会的生天,就将不再始终处在阴冷的冬天里。以后,便将必然会有太多的艳阳高照之日了。

  【作者的话】写此文的目的,与上篇同样。敬请各位文友批评指正了!
  (文/列文)

作者:列文

上一篇:沉默寡言者

下一篇:临终关怀(上篇)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