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鸿雁集沙渚 凫s翔汀州

墨殇 93 ℃ 0 条
作者: 小不点儿

——读元代王N的《滇池赋》

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省,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过汉朝以前昆明本土文献里有关昆明的汉文字记载材料。据此推测,当时昆明地区通用的语言应该是当地的民族语言。但是不排除在当时云南上层人士中与内地的交流时使用汉语的情况。

应该指出,在大部分中原文学家的笔下,云南是一个神秘诡异的蛮夷之地,而云南的真实面目就在这些臆想中模糊不清。

直到蒙古帝国崛起,蒙古大汗忽必烈以其非凡勇气和胆识、高超的军事战略思想,从中国北方甘肃突袭云南大理国,出奇制胜,一举占领了南宋政权的大后方,在中国军事史上谱写了一段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忽必烈第一次发现,云南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地方,史料记载,他曾说过:如果能不当皇帝,他只要当一个云南王足矣!

这就使元代成了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元代结束了自南诏至大理国五百年来云南封闭、割据的政治局面,云南第一次设立了从属于中央的行省。赛典赤。瞻思丁入滇时,带来了不少的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伊斯兰教徒。这是云南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入滇,如此众多的外来民族与云南当地人要进行交流,必须有一种通用语言,这就是汉语。同时,中原文化也进入了云南,昆明本土的一些有识之士步履蹒跚地开始了用汉语进行文学写作的文化工程。就在这不懈的努力下,一个土生土长的昆明白族文人终于登上了全国文坛,他的名字叫王N!

王N,白族,字彦高,号止庵。(1285年——1354年),生于昆明利城坊。他生卒的年代,恰恰是元朝这个100多年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忽必烈到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统治时期。他的家族历史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王N的《滇池赋》第一次用文学手段,将滇池和昆明的美丽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精美绝伦的文字竟然是一个旧时代称为“蛮夷”的少数民族文人所写出来的!《滇池赋》使得王N在元朝全国文坛声名鹊起,成了云南汉语文学的破晓之作! 从特殊意义上说,王N及其《滇池赋》,被赋予了昆明本土文学发韧之荣耀。

王N的《滇池赋》在家乡更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就有人把文中“碧鸡峭拔而岌I,金马逶迤而玲珑;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这八句景物描写列为最早的“昆明八景”,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本文怀着对昆明这一片美丽山川湖泊的酷爱,抖胆对王N的《滇池赋》作一点属于自己的读解和鉴赏,鉴于本人由于古文字功底的能力有待提高,难免有错误百缪之处,指望大家指正。

王N的《滇池赋》对云南700多年前元代的“高原明珠”——滇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一开头就明确点出了滇池的地理位置和滇池碧波万顷,茫茫水域的气势。真可谓落笔不凡,大气磅礴。对滇的美景放眼开去,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仅仅十六字,给我们展现了滇池的宏大场面,大广角大视野,读来振奋人心。你可以大声的朗读:

“晋宁之北,中庆【1】之阳【2】,一碧万顷,渺渺茫茫。”

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白描手法,为读者展现了滇池湖中和岸边风景如画的美景。细腻地描汇了西山、昆明城、盘龙江、湖水、鱼翁、鳄鱼及水中爬行动物和岸边郁郁葱葱的芳香花草的景致。请看下面的描写:

“控滇阳而蘸西山,瞰龟城【3】而吞盘江。阴风澄兮不惊,玻璃莹兮空明。晴晖澹苍凉之景,渔翁作G乃【4】之声。蛟鼍【5】载出而载没,鱼龙或变而或腾。岸芷兮馥馥,汀兰兮青青。”

寥寥几笔之后,又从滇池的来源和流向展开一段壮烈奔腾的宏伟画面,电光石火,抑扬顿挫。读来水声叮咚,溪流潺潺。河神惊讶,大禹赞叹。

“粤【6】穷其源,合众派【7】而为【8】爰究其流,乃自西而之东。不假乎冯夷【9】之力,不劳乎神禹【10】之功;自混沌之肇【11】判,经螳川而朝宗。电光之迅兮,不足以彷【12】其急;雷声之轰兮,未足以拟其雄。此滇池气象之宏伟,难以言语而形容者也。”

作者在交待清楚滇池的地理特点后,点出自己曾离开家乡,回到滇池故土怀抱时,眼前的景色更多了一份绮丽,小舟悠悠,秋天的滇池晴光潋滟,山色倒影,水鸟不惊。生物共生,人鸟和谐。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在抒发对滇池自然风光的爱慕。

  “予归自于神州,寻旧庐与林丘;怀往日之壮游,泛孤艇于中流。薄雾兮乍a【13】轻烟兮初收,晴光兮浴日,爽气兮横秋。川源渺兮莽苍,江山郁兮绸缪。鸿雁集于沙渚【14】,凫【15】s【16】翔于汀州。睹景物之萧萧,纵一叶之悠悠。少焉,雪波兮凌空,霜涛兮叠重;当上下之天光,接灏【17】气之鸿鳌18】。”

随着作者弃舟登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视角在改变,作者淡然的心情随着一声长啸也在改变,他又登上了熟悉的西山,在华亭山、太华山上,作者居高临下,看到了昆明城四周的座座青山,在他的眼里,碧鸡山、金马山、玉案山、蛇山、五华山是何等壮丽妩媚。云南多山,云南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故乡的山,在王N这个七百年前的古人心中,竟然和现在我们心里的大山情结是一模一样的。

“叹濯【19】缨之靡暇【20】,乃系缆于岩从;发长啸于云端,寄尘迹于FL【21】,探华亭【22】之幽趣,登太华【23】之层峰;览黔南之胜概,指八景之陈踪。碧鸡【24】峭拔而岌I【25】,金马【26】逶迤而玲珑;玉案【27】峨峨而耸翠,商山【28】隐隐而攒穹。”

然而,王N不止看见了山,他把思绪转到了市区,他看到了昆明城里的繁荣景象,三市街、东西寺塔、大德桥、云津码头,这些直到当代名称都没有改变的商业区的繁华景象尽收作者笔下,完全是一幅昆明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经济繁荣,装满货物的船只川流不息,一片祥和的景象。

“五华【29】钟造化之秀,三市【30】当闾闾【31】之冲;双塔【32】挺擎天之势,一桥【33】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34】万船风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  

从《滇池赋》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王N看到昆明这样美丽富足的面貌时是何等喜悦,这种感情,只有热爱家乡的赤子才写得出来呀。

在很多引用《滇池赋》的文章中,最后一段一般都不会被引用,因为作者在这里写了一大段政治文字,歌颂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幼稚地认为昆明的富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是皇恩浩大所赐,所以也积极地向封建统治者朝贡个不停。

“迨【35】我元之统治兮,极覆载【36】而咸宾;矧【37】云南之辽远兮,久沾被于皇恩。惟朝贡之是勤兮,犀象接迹而【38】,如此池之m【39】海兮,亘昼夜之靡停。因而歌曰:万派朝宗兮海宇穹窿,神圣膺【40】运兮车书大同。”

诚然,这是作者的思想局限。不过,这里面也折射出了当时云南的一些历史信息。

注释:

【1】中庆:元代昆明置中庆路,中庆为昆明当时名称。

【2】阳:南边。

【3】龟城:旧时昆明城池形状似乌龟。

【4】G(ǎi)乃:象声词,摇橹的声音。

【5】鼍(tuó):居住在水边的爬行动物,即扬子鳄,古称“鼍龙”“猪婆龙”。

【6】粤:同“曰”文言助词,用于句首。

【7】派:支流。

【8】(cōng)大水。

【9】冯夷:河神。

【10】禹:大禹,传说远古治水君王。

【11】肇(zhào):开始。

【12】彷:同“仿”,相当的意思。

【13】a:同“敛”。

【14】渚(zhǔ)水中小块的陆地。

【15】凫(fú):野鸭。

【16】s(yī)海鸥。

【17】灏(hào)气:天地之间的大气。

【18】鸿鳎憾饺粘鲋兀稳莨愦蟆

【19】濯(zhuó)缨:《楚辞渔父》:“苍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古代水名,在今湖北境内。濯:洗。缨:古代的帽子上系在颌下的带子。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而与之相对的,“濯我足”就是指保全自身,不问世事。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水清澈的时候,就用来洗帽子,洗衣服。当水浑浊的时候,就只能用来洗脚。这是生活的常识,也是做人处事的道理。

【20】靡(mǐ)暇:没有空闲的时间。

【21】F(hóng):比喻长大的样子。L(hóng):同“F”。

【22】华亭:现昆明西山风景区华亭寺。

【23】太华:现昆明西山风景区太华寺所在太华山。

【24】碧鸡:现昆明西郊碧鸡山。

【25】岌(jí)I(yè):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26】金马:现昆明东郊金马山。

【27】玉案:现昆明西北玉案山。

【28】商山:现昆明北郊蛇山。

【29】五华:现昆明市内五华山。

【30】三市:现昆明市内三市街商业区。

【31】闾(lǘ)阎:原指里巷大门,此处形容市民聚集的地方。”。

【32】双塔:现昆明市内东、西寺塔。

【33】一桥:元代昆明市内盘龙江上的大德桥,明朝改名云津桥。位置在现在的得胜桥。

【34】云津:旧时大德桥附近是码头,又称云津码头。

【35】迨(dài):到。

【36】覆载:指天地。

【37】矧(shěn):况且。

【38】(shēn)(shēn):同“莘莘”,众多的样子。

【39】m(qū):同“趋”。

【40】膺(yīng):接受。

《滇池赋》原文

晋宁之北,中庆之阳一碧万顷,渺渺茫茫。控滇阳而蘸西山,瞰龟城而吞盘江。阴风澄兮不惊,玻璃莹兮空明。晴晖澹苍凉之景,渔翁作G乃之声。蛟鼍载出而载没,鱼龙或变而或腾。岸芷兮馥馥,汀兰兮青青。粤穷其源,合众派而为爰究其流,乃自西而之东。不假乎冯夷之力,不劳乎神禹之功;自混沌之肇判,经螳川而朝宗。电光之迅兮,不足以彷其急;雷声之轰兮,未足以拟其雄。此滇池气象之宏伟,难以言语而形容者也。

  予归自于神州,寻旧庐与林丘;怀往日之壮游,泛孤艇于中流。薄雾兮乍a轻烟兮初收,晴光兮浴日,爽气兮横秋。川源渺兮莽苍,江山郁兮绸缪。鸿雁集于沙渚,凫s翔于汀州。睹景物之萧萧,纵一叶之悠悠。少焉,雪波兮凌空,霜涛兮叠重;当上下之天光,接灏气之鸿鳌L惧е蚁荆讼道掠谘掖樱环⒊ばビ谠贫耍某炯S谪FL。探华亭之幽趣,登太华之层峰;览黔南之胜概,指八景之陈踪。碧鸡峭拔而岌I,金马逶迤而玲珑;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闾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船风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迨我元之统治兮,极覆载而咸宾;矧云南之辽远兮,久沾被于皇恩。惟朝贡之是勤兮,犀象接迹而。如此池之m海兮,亘昼夜之靡停。因而歌曰:万派朝宗兮海宇穹窿,神圣膺运兮车书大同。

《滇池赋》参考译文

晋宁之北,昆明之南,滇池一碧万倾,辽阔无边,西山好似被滇池浸没在水里,在昆明的南面矗立着,从上往下看,昆明城形似一只乌龟,称之为龟城,盘龙江形似被龟吞在嘴里。寒风吹在滇池清澈透明、平静的水面上啊,风平浪静,湖水如水玉样啊空旷透明,美好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摆动,一片恬静、安然,没有了苍凉的景象。鱼翁摇撸发出G乃的声音。鳄鱼出没,水里的爬行动物鱼龙在水里翻腾着。岸边美丽的花草葱郁芳香。究其滇池的源头,是众多的支流汇合成了巨流,于是自西向东的流去,没借用河神冯夷的力量和大禹的功力,从远古的时候就开始分开,经螳螂川注入的巨流,比闪电还迅速,比雷鸣还雄壮,这时滇池的气象之宏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辞官回乡,去寻找曾经的旧居和山林,怀着往日游览滇池的心情,在湖中泛着孤舟,薄雾和轻烟刚刚散去,晴天里的阳光充满在秋天里,看河流的源头一望无际、草木迷茫,江河草木茂盛、香气弥漫、连绵不断。大雁聚集于湖中的陆地上,野鸭和海鸥盘旋于岸边,船在水里就像一片树叶在飨赣曛衅础R换岫┗ㄔ诟呖罩蟹晌瑁缪┑牟ㄌ卧嚼丛胶瘢娑宰盘炜盏墓饣裕铣闪颂斓刂涞娜粘鲋亍L鞠⑽椅偈保挥锌障械氖奔洌谑窍麓习叮汛肯翟谘沂希范宰盘齑笊暮敖校粼谔炜赵贫松陷尤疲劳杏谡獬ご罂湛醯纳焦龋ヌ椒没に掠难诺娜の丁5巧咸降姆宥ィ焕赖崆咴氖⒕埃傅憷ッ靼司暗囊胖罚鹘急碳ι礁叽笙站6冀鹇砩津暄亚鄱∏伞N鞅钡挠癜干健N《攵蚀洌苯嫉纳呱健6鸭梢荚家煌蘧 J心谖寤健I衿孀匀换憔哿饲е置谰啊J心谌薪稚桃登J忻窬奂牡胤健J心诙⑽魉滤V辈逶铺欤心谂塘系拇蟮虑牛峁崛绮屎纾一醮塾谠平蚵胪贰M蛱醮煌2从诎侗撸铀降酱锪撕芏辔锲罚辉A死ッ鞯拿裰冢轿以耐持伟。煜滤械娜硕脊榇恿耍颇纤淙坏卮ζ叮遣欢舷虺⒔碧夭倘绲岢厮谎找贡剂鞴楦酱蠛!R蚨杷校蚬珊恿鳎D谔煜拢袷コ保煜乱煌场

2022/3/22

上一篇:活在当下

下一篇:我爱野兔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